det365在线平台 · 媒体成纺 · 正文
媒体成纺

树“衣被”之志 练“锦绣”功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纺织文化兴职业教育

2022年09月30日 14:58    蔡玉波 石静 周红 宋超    点击量:    

作为西南地区知名的纺织专科学校,拥有83年校史的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纺专”),一直致力于以文兴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纺织文化育人积淀深厚。针对文化育人与专业教育割裂、师资能力不强、实践环节薄弱、环境氛围不浓等问题,成都纺专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及系列教改研究项目,以思政引领、道技融合为理念,确立了“衣被天下、礼布四方的家国情怀,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崇正义、尚和合的修身之道”的优秀纺织文化内涵,持续开展优秀纺织文化育人研究与探索,经过7年的实践,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纺织工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带头人。

思政引领、道技融合

创新理念文化育人

“西蜀山高,岷峨水长,秉嫘祖情怀系家邦。为我河山织锦绣,誓为盛世添华章。行大道,德高扬。栉风沐雨,历艰自强。行大道,德高扬。衣被天下,礼布四方。”

一曲《衣被天下》,唱出了成都纺专人的家国情怀,也彰显了成都纺专以思政为引领、以道技融合为方式、通过优秀纺织文化育人的理念创新。

成都纺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家国情怀、职业精神、修身之道为核心,以技传道、培根铸魂,将优秀纺织文化融入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在技能传授中让优秀纺织文化“随堂潜入”,让青年学生在浓厚文化氛围中感悟与传承嫘祖精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纺织工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带头人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实践探索中,成都纺专形成了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五大课程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引,将纺织强国大任融入思政课程,丰富思政课程内容,构建“立德铸魂”思政课程群;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家国情怀等育人元素融入通识课程,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赏析”等10余门课程,构建“润心启智”通识课程群;将衣被天下、为民造福的纺织情怀融入专业课程,重构“服装产品设计”等22门课程,构建“强技培根”专业课程群;将“针心针意”“精益求精”等匠心元素融入专业实践,开发“服装工艺实训”等9门课程,构建“笃行致远”综合实践课程群;将纺织非遗等传承元素融入社会培训,开发“羌族服饰”“藏族饰品设计与创作”等10门课程,构建“传承创新”培训课程群。

文化为脉、“四位一体”

创新体系培育英才

在确立了文化育人的理念之后,成都纺专将纺织文化元素融入课堂,创新形成了“四位一体”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体系。

构建了“立德铸魂”思政课程群、“润心启智”通识课程群、“强技培根”专业课程群、“笃行致远”综合实践课程群、“传承创新”培训课程群五大课程群,开展传授式育人,以优秀纺织文化涵育青年学生及社会学员。

创建了以校党委书记领衔的“德技双馨”“大先生”团队,整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技能大师、辅导员、党员干部中的优秀师资,实现了“经师”与“人师”相统一。学校成立党建样板支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名辅导员工作室、思政名师工作室,通过“三心双艺”党建品牌和党支部工作坊创建、“经师”“人师”选树等方式,提升“传道”能力;成立文化传承工作坊、服装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纺嫘湖”人才梯队建设等方式,提升“授业”能力。

将优秀纺织文化实践育人融入第二课堂、专业教育、创新实践,“三维并重”形成了“纺织文化+”的实践育人新方法,实现了将纺织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打造缂织社、经纬工艺社等品牌学生社团,做特“纺织文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将文化育人实践融入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设计等专业实训,做精“纺织文化+专业教育”实践育人;建设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色达非遗展览馆等,做强“纺织文化+传承创新”实践育人。

通过打造“软硬兼备”的优秀纺织文化育人大环境,开展“立体浸润”式育人,学校让纺织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建成校史馆、纺织博物馆、蜀绣研究中心(绣艺苑)、蜀锦传习所、纺织印染艺亩园等人文景观和文化育人场所,打造“情怀深”的“硬环境”;创作“华夏母亲”嫘祖故事图、校歌《衣被天下》、大型舞台剧《锦记》等作品,打造“底蕴厚”的“软环境”。

“四位一体”的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体系,以优秀纺织文化内涵为主线,实现“传道”与“授业”深度融合,学校不仅涌现出龚婷婷等优秀学生代表,更有获得“成都市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成都工匠”等荣誉称号的时玉凤等新生代教研生力军。

以文兴产、以产兴村

创新路径助力振兴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校,成都纺专从2016年至今开办各类非遗普及和研修培训班十余期,帮助群众传承发展非遗技艺、奔向美好未来。

成都纺专充分挖掘优秀纺织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民族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四位一体”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体系延伸到广大乡村,开创了“以文兴产、以产兴村”优秀纺织文化育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学校先后选派“大先生”团队9名成员挂职帮扶、16个党支部结对帮扶,开展民族服饰、纺织非遗等技能培训,培育乡村纺织文化产业;通过“高校+支部+农户”的方式,与地方共建14个手工合作社,培养几十名致富能手;帮扶色达县创建牦牛绒民族文化产业、马边彝族自治县创建彝绣非遗文化产业,助力四川阿坝、甘孜、凉山、广安等地实现集体脱贫、乡村振兴。

成都纺专先后开展了“2017四川藏区民族服饰普及培训”“2018藏绣和藏族服饰普及培训”“2018彝绣和彝族服饰普及培训”“2019藏族编织技艺普及培训”“2019彝绣创新设计与产品开发”“2020四川民族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2020四川民间刺绣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等课程,培养出多名非遗传承带头人。其中彝绣创业传承人乔进双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

文化为本、立德树人

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这里的走线需要调整一下,这个部分剪裁还不是很合体……”在成都纺专的课堂上,时玉凤正在指导学生练习服装制版技术。

今年21岁的时玉凤是成都纺专的一名教师,也是2021年“成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但在校园里,教师们更习惯将她当成一名学生——她是成都纺专服装专业189班毕业生,于2020年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时装技术(世赛)项目第4名,入围国家集训队。毕业之后,她选择留校成为一名教师,培育更多对纺织行业心怀热爱的人才。时玉凤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与成都纺专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体系密不可分,自己只是学校育人成果的一个缩影。

7年来,成都纺专优秀纺织文化育人令6万余人受益,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纺织技术技能人才2.4万余名,其中包括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行业能手3人、“成都工匠”2人;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6项;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高职)上的排位和2019年省级大学生竞赛获奖人数都居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生获批专利27项、开发文创产品400余套;为民族地区培训2100余人,2人成为省级大师,12人成为市级大师。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建设全国党建样板支部2个,主持民族文化国家专业资源库2个、国家人文社科项目1个,建成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集训基地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电脑绣花”等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获批省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项,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赏析》等教材10部,制定蜀绣羌绣职业技能标准2项。学校获得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四川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誉。

成都纺专办学历史悠久,作为四川省高职院校的“国家队”,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当前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文化为魂、制度为基、师生为本、质量为先”,深入推进“双高”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建设职教本科进程,在新时代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四川教育“鼎兴之路”作出更大贡献。

(蔡玉波 石静 周红 宋超)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09-30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9/30/content_614720.htm?div=-1

犀浦校区: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号 邮编611731
邛崃产教园区:成都市邛崃市君平大道东段379号 邮编61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