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教育产教协同创新与AI赋能”为主题的“华为四川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智慧教育高峰论坛”在我校双艺厅隆重举行。论坛由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指导,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众多业界教育专家、高校院系负责人、行业伙伴济济一堂,共话数字教育产教协同创新与AI赋能,深度解读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教育发展、推动教育创新、共建美好未来。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锐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新质生产力前瞻性培养“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学校积极主动将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置于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一是培育和激发师生员工的创新意识,构建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的工作体系;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实体化运行机制;三是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三教改革,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学校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新”专业、培育“新”工匠、强化“新”科研、提供“新”服务,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彰显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担当,回答好“强国建设、职教何为”的时代之问。
教育厅信息化处处长周斌在致辞中讲道,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探索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推动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我们与包括华为云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专委会理事长赵彦灵、华为川藏政企副总经理吴万烽也在会上分别致辞。
会上,我校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兴合田职业教育研究院联合共建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中心”揭牌。中心将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从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数字赋能,数字化领导力提升及院校数字治理能力的发展、AI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支持职业院校“五金”建设等方面展开协同创新,同时为四川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在主题演讲中,回顾了大模型技术出现之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进展。他指出,大模型技术是“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相结合的产物,它们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完成预训练后,能够通过少量数据的微调直接支撑各类应用。他提到 Bert 和 GPT 等基于Transformer 结构的模型,强调大模型在教育、工业控制、智能客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以大模型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为例,展示AIGC内容生成平台如何助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进行内容创新。
我校副校长宋超在“产业数字化升级驱动职教人才培养目标新定位”主题演讲中表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迫于人工智能的压力,必须向富有创新性的、掌握复杂岗位技术技能的方向进行培养,也就是提升现有人才培养的层次。以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搭建产教融合桥梁,共建实践平台、技术应用创新平台,服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四川省中医药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温川飙主要围绕“AI+中医”新科技,分享了由其牵头产学研团体共同完成中西医问诊模型、医药AGI模型涉及的技术体系、推理业务指标不断优化、中医问诊模型的技术路线、研究过程和不断优化后达到的成果。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中法合作办学项目执行主任郝家胜在演讲中表示,新型工业化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并详细介绍了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在产教融合合作方面的经典案例以及取得的竞赛成果。成都工业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向勇就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成都工业学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分享。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何龙表示,在当前教育链产业链两链融合的背景下,创新确定核心课程名称,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解构和重构,重新设计和优化课程内容,研制形成课程标准和教案势在必行。四川兴合田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孙英在演讲中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提出建设性思考。华为中国政企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杨帆就“扎根数智教育,构筑教育强国创新基座”主题进行交流探讨。